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49章廉颇府里谈分权(2/2)

随即接着说:“只是,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关窍未能打通也。”

更加地敬

故此,凡大国也,皆将大兵屯驻与都城附近,一则拱卫京都安全,二则收拢兵权。

“军政分离?”廉颇显然一时间有些掌握不了这么奥的词语。

“如今,上党再我手,自然,不能重蹈覆辙。”赵括继续说:“若依前例,以大军屯驻上党,遣重将如廉颇将军镇守之,寡人自然是放心的,然朝中御史大夫却不会放心。寡人代将军之事殷鉴不远也。廉老将军尚且遭受猜忌,况他人乎?可若是不驻守大军、派遣重将,又恐为秦军突然所袭重要城池,则寡人与赵国皆悔之无极也。”

“故此,未有将军权与政权隔离开来。”赵括双手一掰,解释:“以军区之将首监视郡守,又以郡守之粮秣控制牵制将军之权威!再于军中设立监军之职,防止其军政勾结。如此三方互相监督、

这样一下来,互相钳制的效果便已经达到了。郡守也好,将军也罢谁也不可能完全地占据军队和领土的绝对权力,再加上所谓的监军,这样的置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寡人之所改者,一则为功勋之制,此与秦制相通,卿多已知之,寡人便不再多言。”赵括当即接着说:“其二,则是武将品级之分,此亦与文官之九品十八阶相仿也。”

,王上还怎么控制军队。

佩。随即,拉过了廉颇的手,来到了正厅之内,随即各分主次而坐,至于,赵韦则是被赵括留在了厅外。

一旦有战事,则遣一上将,以虎符为令,调动大军以卫前线。”

还不待廉颇拒绝呢,赵括便立即补充:“老将军放心,暂歇不是要将军从此就不问武事,相反,寡人需要老将军的经验在赵国朝廷中枢更大的贡献。”

要是其他军区的将领们有样学样

“哦?”廉颇立即询问:“是何关窍?”

廉颇知,单单是自己一言堂倒也没什么关系,可王上要成立的显然不只是上党郡一个军区啊。

为尊,上将军,下牧民,看似号令统一,实则两者皆难兼顾,更多了郡守拥兵自重之嫌。

想到了这些,廉颇当即一咬牙一跺脚就要答应了下来。

“若是秋,甚至是战国前期,倒也无妨,可如今两之势越发明显。行军之速、先手之要就尤为关键了。”赵括摇摇:“就以长平战场为例,若是我军能早日抵达空仓岭防线,建立防线,则可以守低,占尽地利,也便无需打成消耗战。”

“老将军。”赵括也不多废话,当即便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吾知将军素来武,更是不离武,然,今日寡人前来,却是要老将军暂歇武事了。”

廉颇闻言,略略思考了起来。

“乃将军也。”赵括无奈地摊手说:“以将军之威望,又有哪位郡守敢于将军逆反之,又有何人敢监将军之军耶?”

“然也。”廉颇,继续:“此有何不妥乎?”

“这?”打死廉颇也没想到,绕了这么半天居然又绕回到了自己的上。

互相制约,则可保地方安宁也!”

“微臣洗耳恭听。”廉颇也立即答应

经百战的他当然知粮草对于一只军队的重要,控制了粮草,几乎是掐住了一只军队的咽。当然边没有队的郡守也不敢把事情得过火,否则当兵的丘八可不你是不是什么郡守。

“这?”廉颇显然有些意外。

赵括,却是继续说:“不如将军先听听寡人之军改如何?再决断?”

可细细一想,却又有理,就自己这,整个赵国朝堂,能劝住的也不超过五个人。若是自己镇一方,的确容易形成一言堂的问题。

“我王。”廉颇有些受若惊,又有些迟疑地说:“非是微臣不愿遵王上之命,实在是微臣除了带兵厮杀,其他别无所长啊!中枢决策诸事,恐......”

赵括听得廉颇的话语,自然也是满意地

“我王所言有理也。”廉颇,似乎已经认同了召开的说法。

“其三,则是军政分离也。”赵括终于图穷匕见地说:“即以即将新成立之五郡之地,并行成立军区,以期军政分立。”

“我王圣明也。”廉颇当即夸赞:“如此一来,确可保前线反应迅速而不致有拥兵自重之患也。”

赵括当即继续解释:“如今各国,皆以郡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