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就在柳泉居,晚上六
,不要迟到哦。”罗芸还特意叮嘱了句。
“金台长还知这个?”俞冬青略
差异。
“我记得,我去的那个村叫北寨村,有个叫俞振中的老人,长着一双白眉,唱老腔非常厉害,除了老腔,还
通秦腔、眉
、
情等,简直是多才多艺。”
原来金云峰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八十年代末被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后来到秦省华
去采风,见到华
老腔,就被刚直
亢、磅礴豪迈的气魄所迷住,在那里整整三个月。
“华?你们华
老腔非常有名。”
“小芸,估计你没见过什么叫条凳,就是农村平时的那
长凳
。”金云峰对着正认真听他们说话的罗芸解释了句。
“不用客气,喝茶
就行,我也开车,这个时间
太难找代驾。”俞冬青婉拒。
是要参加,人情世故不能丢。
“金台长,不客气。”俞冬青握住对方的手。
柳泉居位于新街南大街,是燕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这里以爆、炒、熘、烧、焖为主
以鲁菜为主。
第二天下午,俞冬青驱车把女儿送到外婆家,说明情况后然后就驱车赶往柳泉居。
“我心脏不好,医生说不能喝酒,就无法陪你,要不让小芸陪你喝两杯?”金云峰笑着说。
“知啦。”俞冬青懒洋洋回答。
“长凳还能当乐
?”罗芸一脸惊讶。
“那好吧。”俞冬青答应了。
“我老家在秦省华,距离华山不远。”俞冬青说
。
听了金云峰的话,俞冬青也说:
了提前预定的包间,俞冬青看到一个梳着背
的中年男人坐在上首,旁边就是罗芸,穿了一件米兰
印
连衣裙,很有复古味
,优雅
观,上班时候
盘起的发髻现在也像瀑布般垂在肩上,很有女人味。
菜很快上齐。
“俞哥,我爸不仅知,还研究过。”罗芸
话
来。
“俞先生,你好,打扰你休假了。”金云峰主动站起来招呼,伸右手。
爆三样、糟熘鱼片......全都是柳泉居的招牌菜。
“哦?”
“我老家在山东济南,喜吃鲁菜,全燕京以柳泉居的鲁菜最正宗。不知
俞先生老家是哪里的?”金玉峰问
。
“唉.......难怪没有他的音讯。”金玉峰叹了气:“你爷爷不仅会唱老腔,而且在老腔伴奏中,还增加了一把二胡和一把
板,以增加伴奏音乐的层次,丰富音响效果,让我佩服不已。”
既然如此,金云峰也不再勉,仨人边吃边聊。
“你说的俞振中老人就是我爷爷。”
“是啊,我第一次听到华老腔的演奏场面,简直惊呆了,竟然用枣木块和条凳......”
“呵?这么巧?你爷爷现在怎么样?”金云峰有激动。
“呵呵,这话就说来长了。”
两人寒暄几句就坐下,罗芸在边上作陪。
“我那时还小,经常听我爷爷和一帮老人农闲的时候就在晒麦场里拿着板凳,梆和月琴等在唱戏,不过听不大懂。”
“十年前已经去世了。”
金云峰说着,突然看到俞冬青怔怔望着他,不由得问:“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