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章 睹物思佳儿(2/2)

顾夫人却不好笑话这个隔房的晚辈,转了话题:“徐武功讲了什么彩的事了?”

后来已经成年的郕王为景泰帝,英宗被尊为太上皇。景泰帝敕令于谦提督各营军,挫败了也先的京城攻夺战。

徐元楷:“徐武功原名徐珵,和我祖父是一辈的,只是已经了五服。他提议南迁被否之后,被景泰帝记恨不予重用。后来于谦建议他改名,更名为徐有贞,才又被朝廷重用了。”

徐元楷看了一微笑的方元芷,也微微笑:“他讲了当初英宗北狩,徐谦主持京城保卫战之事。”

于谦力主抗战,得到吏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国官员的支持。

徐元楷讲得有些血翻腾,慷慨激昂。

这日徐元楷来得比往常晚了许多。

夺门之变,是英宗夺门复辟,取代了景泰帝,又重新登基为帝。

方元芷笑着:“看来所谓文武大臣,也都是墙草,哪里有什么风骨、气魄可言!”

此言一,骂倒了一大片。

徐元楷的谈兴被打断,倒也没恼,反而很有耐心地解释:“景泰帝膝下无,而英宗皇帝膝下几个儿都健在。长朱见还曾经被立为太。这天下迟早都还是英宗一脉的。群臣自然择机倒向了英宗。”

这个时候兵左侍郎于谦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当年英宗皇帝率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剌,却在土木堡遭到伏击,全军覆没,英宗本人也被瓦剌太师也先掳到了草原上。

朝廷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京师南迁,就是徐武功带倡议的。结果朝廷内外反对的声音太多,未能成行。

徐元楷侃侃而谈:“

方元芷笑:“哦?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吗?”

方元芷追问:“那他后来又为何参与夺门之变?”

方元芷和顾嬷嬷都没忍住笑了。

徐元楷过来不过是看看顾夫人,又不是上班应卯,哪里有什么早了晚了之分?

方元芷却:“徐武功是谁?”就是那个徐有贞吗?他提倡南迁,于谦都建议斩了他,他怎么还会如此夸赞于谦?

朝野上下一片震惊。

好。

徐元楷的父亲是景泰五年的士,夺门之变时正在任翰林院编修。自己尊敬的父亲也被骂,徐元楷自然得辩驳几句。

方元芷抬好奇地看着徐元楷,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当时京城各城门全关闭,于谦自己亲自督战。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必定要死战,都听命令!”

“实在抱歉,今日徐武功来族学里讲学,很是引人胜,放学就拖得晚了些……”徐元楷直接表示了歉意,一双睛很是明亮,看着神采奕奕,很显然刚刚经历过彩的事情。

听闻方元芷的话,徐元楷面泛红,争辩了起来:“铁打的朝廷,的皇帝。这天下也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也是朝廷和文武百官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