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章 胡相,皇帝出淮右啊(2/2)

华盖殿。

一旦刘伯温京,他未必不能全而退。

朱元璋凝眸,看着沉老的胡惟庸,又拿起文书看了一:“此事发生于淮安府,就没必要去查苏州府了吧。”

尚书颜希哲跪奏:“河间、开封、延安、北平诸州府,夏日遭遇蝗灾。山西汾州又遇旱情,诸地减产,田赋能收。臣恳请陛下免其田赋。”

胡惟庸应了一声,行礼退

朱元璋听闻盐徒闹事,竟胆大包天到炸了知府衙门、漕运公署的院墙,怒拍桌案:“此事务必严查!严刑问张三秀,让他同党,命淮安知府任光祖,合大河卫指挥使,全力剿盐徒!一旦查实,绝不姑息!”

胡惟庸、陈宁殿。

“还有何事?”

此事不容小觑。

“臣领旨。”

吗?

胡惟庸了一气,开始认真思量这件事的严重

朱元璋抬了抬手:“下去吧。”

朱元璋低,在奏疏上写下几个字,合上之后说:“都是朕的百姓,如何能不怜悯。既然你来了,这里还有一事需要调济。”

颜希哲刚走华盖殿,迎面就碰上了胡惟庸、陈宁,拱手行礼。

“何事?”

甩袖而过。

徐达虽是左相,那又如何,他如今不在金陵,而在北平!

胡惟庸答应

陈宁的话并非没有来由,朱元璋与张士诚争夺天下时,吃了不少张士诚火的亏,最后打平江城(苏州)时集中了全主力,生生打了十个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张士诚的军队装备了不少火

用谈洋王气一事攻击刘伯温,皇帝动怒,可也只是夺其俸禄,这相当于给个警告,远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胡惟庸凝眸盯着冯冕。

老盐徒张士诚这才死了六年啊,这群人又开始折腾起来了?

“胡相,淮安府有急报!”

胡惟庸目光微微一寒,别人都喊自己胡相,这就是丞相了,可你颜希哲偏偏喊我胡右相,这是提醒我上面还有一个左相徐达不成?

朱元璋将奏疏放至一旁:“如今已是八月,河南、神武等卫军士依旧缺乏过冬衣当调拨棉衣等两万。”

御史中丞陈宁拿着文书,脚步匆匆,刚到殿内就开始喊。

啊……”

陈宁递上文书,的汗,咒诅了下燥的天气,然后说:“盐徒谋逆,对淮安知府衙门、漕运公署动了手!扬言若不释放盐徒首领张三秀,就要暴运河,切断南北漕运!”

胡惟庸威严地问。

还有你一个尚书,没事跑华盖殿嘛,有事去中书省议事,如何能越过我这个右相直接去找皇帝,刘伯温功劳看不起我,你颜希哲算什么东西,也看不起我?

朱元璋见胡惟庸不走,开问。

胡惟庸看了看颜希哲古井无波的脸,询问:“陛下今日心情如何?”

陈宁用手扇风,有些急切地说:“胡相啊,他们都已经对知府衙门、漕运公署下了手,用的还是火!这群家伙,定是张士诚所余孽,不可掉以轻心,若淮安府了,天下都将震动。”

颜希哲小心地抬起看向朱元璋。

颜希哲谢恩:“陛下民如,乃百姓之幸。”

胡惟庸看过文书,原本威严的嘴角透着笑:“盐徒,呵呵,这群小贼也敢威胁朝廷漕运,当真是不知死活!就是借他们一百个胆,可敢对漕运船只下手?”

朱元璋将文书摔在地上,冷冷地说:“不过是与苏州知府魏观有些嫌隙,这就想动手了。胡惟庸,你还是太急躁了!”

胡惟庸肃然:“陛下,这盐徒一案,是否需要扩大搜查,臣揣测,盐徒极有可能是张士诚余,若当真如此,那苏州是否也查一查?”

此人所言有理啊,皇帝在淮右,就老朱家,连一块地都不姓朱,更谈不上有什么王气、龙脉,他却能成为大明开国皇帝,九五之尊,在他心里,当真相信王气吗?

如此想来,皇帝只是借势运作,并没有除掉刘伯温的心思。

朱元璋怒气难消,这段日也着实不安稳,先是青田县军士叛,接着又是广东儋州山贼作,如今又盐徒之事!

颜希哲没有犹豫。

朱元璋威严地,手中笔蘸了蘸墨:“诸地遭灾,朕心如焚。依你之言,免了这些地方百姓税赋吧。命地方如实奏禀灾情,若民无所,当开仓放粮,救济于民,好抚恤,万不可形成民,饿殍于!”

“臣领旨。”

颜希哲冷着脸。

“回胡右相,不敢窥陛下天颜,不知心情如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