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雅止诗会(1)(2/3)

画舫上已有音乐响起,舞女在橙红灯下翩翩起舞,一些专门听曲儿的游人已经耐不住兴奋了,因为节日当天汴京有名的作曲家们都会献上新作,离船近的听客竖起耳朵捕获了几个音后就连连拍手叫绝,并于众人声言:“刘铣,刘简言先生的新曲儿啊!”(北宋末年著名音乐家)

“呦,唐兄也来啦,久仰久仰。”

李佑笈顺势看去,只见远在寡淡夜下亮起了盏盏金灯,九连船舫的领船不消一会儿便显,从那一端缓缓朝龙津街驶来。船金碧辉煌,船有一雕细琢的木龙,船的长宽刚刚好占据了这条河,又不至到,数米,分三层,宛若一个殿,原本的窗扉和船门,在今天都被画上了绚丽多彩的图案,所以称之为“画舫”。

龙船的甲板在灯的映照下闪着,李佑笈仔细一看,那都是些铜钱,原来游人会将钱币丢这领的龙船上,以当作许愿池,所投之人大多是文人墨客。

正当那群书生要一同鉴赏下一首诗词之时,一卖饰的商贩忽然指着河:“龙船来啦,龙船来啦!”

李佑笈就这样搭着吃完了晚饭和小餐,手中捧着麻布袋装的果,逛在长达十里的龙津街上,等待雅止诗会的正式举办。因为是难得的节日,所以虽然边聚拢了游人,但基本上没人会在意到她,大家都忙着吃喝玩乐,彼此打趣,猜测今晚的灯有多少,烟又会在几放,而哪位不知名才的佳作隔日会被全城知晓。

夜幕降临后路边摊贩越来越多,烟爆竹好茶好酒,小吃和玩(可以理解为最早的衍生品)琳琅满目,看客们往往到了丑时都依依不舍。

哈,秦兄也会说绕的话了。”

前世在历史系上课的时候,只能通过书籍和古画窥探一二,现在看来,现代社会对北宋的想象还是拘谨了不少。自己生的世界科技虽然发达,但讲课用的工和手法都很是枯燥,倘若有朝一日能复原当下所见,想必历史系学生要爆满了。

李佑笈站在桥对岸的林间朝这边望来,心想,一个被皇位耽误的天才艺术家,要是有机会见见还蛮不错的。

那书生挠了挠:“下文......还没想好呢.......”

“哈哈哈,来,你们听我这首。”

在听过几个书生的言论之后,李佑笈不免在心里笑,看来古人和现代人一样啊,也喜文般的人生,诗会还没开始,那几个书生就已经翘首以盼着今晚的名家是个草民的孩,前半生疾苦折磨,最终靠着一首惊天的诗词和满腹学问了朝廷。但古人明显要比现代人更有自信,那几个书生觉得自己可能就是此人,不过他们上的清不是装来的,这般自命不凡也可以理解。

“是啊,可有下文?”

接着,刘简言的曲缓缓飘到耳边,让李佑笈颇有些愣神,确是柔雅至极,但又因用了小小的清脆编钟编排细节和节拍,不至让人有任何昏沉睡的觉,她听的迷了,竟不自觉地想跟着哼唱,而这时在众人的呼喊和喜悦声中,有一稚的童声响起:

“舟在山中行,轻蹄,明月溪,蹑屐向幽禽。”一书生诵

脯,酸辣萝卜丝,麻饮细粉儿,都只能算开胃菜,接着走个几十米消,吃主餐前先来两小个滴酥晶包,只需品尝一番和虾仁的碰撞,然后才是旋炙烤羊,搭几小片外的野鸭,卤煮过再碳烤的粉不过十五文一串。拍拍肚,嗯,还能填一些,那便是调朝桥走去,前摆着甜品和清凉补,生淹木瓜尤为清,荔枝膏即化,无味但绵的冷元裹上甜腻恰好的黄砂糖,当然,最后用甘甜的大茶漱完,一定要来一份儿芒果片搭颗颗饱满的梅果,边逛街边解猛然袭来的嘴瘾。

时至傍晚,太今日西垂的比以往快,仿佛是它不愿打扰这盛大节日,早早隐好自己的光芒。李佑笈又炫了一大堆好吃的,宋人吃饭很讲究,量都要客自己来定,你要多少就付多少的钱,不会像现代一样直接给你端上份吃两就饱的快餐,二十块只能吃下十来块。对于大吃货质的李佑笈来说,能保持吃的刚刚好,空去品尝其他味,这可太了。

“周兄台所写不错,可这词牌是何啊哈哈。”另外几人说

这一片临河的街从下午到凌晨都会聚满游人,雅止诗会以前只是一帮文人墨客坐着品诗写字,风雅之气不落地民间,后来经由徽宗一改,从九船连画舫启航后,便开始有诸多节目,听词听曲猜灯谜,杂耍舞伎异术能人。

“劳请让一下,我的铜钱掉了......”

李佑笈缓过神,忙低一看,宋尘安边那个扎着包包,面的小丫鬟此刻竟就在自己旁。

李佑笈将月白鞋履轻轻抬起,印银的真丝绡百褶长裙轻轻飘,裙下是若隐若现的雪洁双,一文铜线到了李佑笈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