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41(2/2)

老支书让女生把背上的行李放下,带着

只是村里也就这个祠堂闲着,能一下安排九人,放别家安排都安排不下,除非他们安排在家。可是老支书怕知青跟村民闹矛盾,歇了那个心思,觉得不如把他们安排在祠堂合适。

祠堂里的房间都是对称修建的,中间就是摆放牌位的厅堂。老支书说:“除了这间厅堂,其他房间都可以住人,男生住一边,女生住一边,其他你们自己看着安排。”

知青们下车后一就看到墙上的几个迎他们的大字。村民只准备这几个字迎他们吗,没人敲锣打鼓迎他们到来吗?

“砰砰砰”,拖拉机拉着老支书和知青们,还有搭车的卓玉航,很快回到三里堡,顺把车停在村委门

畅想重归是畅想,知青们到了村里之后,发现他们想象的情况跟现实差距太大,有难以让人接受。

知青已经到了,肯定先安排他们住下来。因为之前镇上给消息晚,村里没有像样的房安排他们,所以老支书暂时把他们安排到祠堂里住。

知青们到来,引来好多人围观,卓玉航也趁机掺和在其中,看能不能帮上媳妇什么忙。

男生不听话吃了个亏。郑东林他们想在路上看看乡下啥情况来着,没防备拖拉机车斗四面漏风。

余文志不兴地说:“这里的人看来思想都不积极,竟然只用这方式迎我们。”

当年建祠堂的时候用的可都是真材实料,因为村里的人祖祖辈辈保养,虽然祠堂历经多年风雨打,却保存不错。可惜前两年被红卫兵破坏了,里面供奉的排位被砸烂烧了,七八糟。打那很少有人再去那里,那里变得有森森的。

没想到还真有人附和他,李玉聪跟着撇嘴不屑说:“农村人有什么见识,等时间长了,他们就知咱们的能耐了。”

郑东林从小会看人脸,他觉得旁边这俩说话的男生,站在人家地盘上还敢说人家坏话,就是俩大傻。以后他决定远离这二人,省得被他们连累。郑东林看着壮壮的梁国栋更可靠,往他那边凑了凑。

男生行动力,听完村长的话上找自己心仪的房间去了。女生心细,想到了吃饭问题还没解决。没办法,吃喝拉撒睡,这都是人必须解决的生理问题。

江梅声问:“村长,那我们的吃饭问题怎么办?”

这个问题也好解决。原来村里的红白喜事经常在祠堂里办,这里不缺灶台,还有碗筷,只要给他们送来粮,柴回来,就能在这里饭吃。

当初知青们下乡时,可是带着宏大的志愿来的,要改变农村的落后思想,改变农村现状,发挥他们的能力,带领农民实现农业机械化。

村里的祠堂是解放前就存在很多年的,据传当年村里有人考中了官,在家乡修了这么个祠堂,把族谱辈辈续下去,以保佑孙繁茂,有个祠堂也方便后代供奉祖先。

祠堂收拾一番,看着比村里的土坯房还气派,知青们刚来不知这里以前是摆放祖先牌位的地方,还认为老支书是个大好人,给他们安排住的地方不错。

之前老支书派人打扫了这里,又让会木匠的师傅修了几张能睡觉的木板床,先让他们睡着。反正天气越来越,用不着谁炕了,如果冬天知青们嫌睡床冷,可以再想办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