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37(2/2)

博与几个一块儿来秦国寻找机遇的朋友,就是这激动人群中的一员。

-

唐钰的目地就是这群人,秦国现在实在太缺人才了,三年的时候本不够他们本土培育足够的人手使用。

后话暂且不说,反正此刻姜国民间得到消息的寒门儒生们是激动得赶往秦国跑。

秦国边境。

不过羡慕羡慕也就过去了,姜国盛已久,姜国百姓比其他国家的百姓归属心要很多。

当初去秦国考察的各国使臣们因为私心,从而隐瞒了秦国推翻士族的消息,所以各国人包括大王到现在都还不知,只有那些跑商的人清楚,但这些人也不会说话。

姜国不缺人才,所以并不在乎这些在民间郁郁不得志的人,也完全忘记了这群人,自然就没想到秦国送诗集竟然是么个用心,等到后来发现的时候,早已为时已晚……

他们刚刚来到秦国边境办完通关手续,还没城门,守城的士兵在确认他们儒生份之后,就派了专门来领路,非常情的带他们寻找宿落脚休息。

圣旨内容很简单,大概意思就是大王谅寒门弟读书不易,从今起凡秀才功名以上的人,只要携带份证明,远门皆可在官方背景的“朝来酒楼”免费宿,乘坐官方通也只需付一半银钱。

但是普通百姓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读书人就不同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对自己是哪国人并不是那么在乎,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师门,是能够寻到一个好君主效命,所以很多儒生都喜游历,增长见识的同时也为自己寻觅发挥才能的归宿。

而此时知了这个消息,在姜国郁郁不得志的儒生在震惊过后,就心思活跃了起来。

而对于从其他各国前来的儒生,在刚踏秦国境内就享受到如此特殊待遇,内心真是那个激动呐……

再加上看到这些民夫从秦国带回来的诗集,里面描述的秦国江山壮丽,农田百姓耕耘安宁生活的景象,许多一心想有所作为的聪明人顿时拍板决定,收拾包袱踏上了投奔秦国之路。

这些人从民夫中听到秦国竟然推翻了士族,重视提寒门百姓的消息,一个个表情震惊。

繁荣、安定、上位者仁德,这就是儒生们投奔的最佳国度,尤其是没有背景的寒门弟,现在的秦国简直就是他们发挥才能的天堂!

都孝顺,村里老年遇到孩不孝顺的多得很,又或者运气不好白发人送黑发人晚年孤苦。倘若国家真给养老,真是件事儿。

姜国一直都很大,自然是许多儒生的向往之地,但官职就那么多,如此来就僧多粥少,很多雄心壮志跑来的儒生都撞一鼻灰,才志得不到抒发。

圣旨来秦国百姓又是呼,各地寒门读书人更是发愤图努力,当今朝廷如此给寒门的机会,他们若不抓住时机,实在该天打雷劈!

而他国前来游历的儒生,也可以享受免费住宿,但吃就需要自己给了,不过也只需半价。此乃对天下读书人的尊敬和重视。

而秦国这边,在各国民夫离开后,一特殊的圣旨就通过风驰鸟一夜之间下达各城镇。

再加上士族喜任人唯亲,普通儒生没有门路很难的,姜国竞争激烈,自然就导致人才过剩的局面,所以民间隐藏了不少才华卓越的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