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6(2/2)

“他不是同门托孤的么,怎么还有卖契?”

楚笑之看看他,言又止,终是叹:“……可惜了。”

裴秀卿:“你也太看我了,当时我学了一年音律,没有多少时间接客,哪里能存下这么多银。只不过我那儿的老鸨够仗义,让我又借了一百两,我借献佛,便了这个顺人情。”

“我也很是吃惊,但转念一想便明白了,一定是姓许的欺负这小的父母不识字,蒙骗人签下的契约。不然区区一个孩哪能有这样的价,这摆明了是坑人,想绑住他一辈。”

“绝无可能,这曲词没有任何抄本,因为它本是我自己所作,尚未公开,也没有第三个人听过。这两个字的差异,便是我当时‘炼字’的难,他既然搭话,我便问他孰优孰劣。这话本是随,谁知那小却放下扫把,坐到我面前来滔滔不绝,而其中许多见解,竟与我所思不谋而合。”

楚笑之:“难这个乐师学徒也过学么?”

“有什么好可惜的,我说了,人各有命。一年很快就过去,许玉郎临走前,那小已经把我给的书读完了大半,也算是没有辜负我一番心意。我告诉他,要想换个活法就不妨去考个功名,像这样人家的跟虫,一辈就当真再无之日了。他听了觉得有理,立即向许玉郎求去,没想到那姓许的冷笑一声,说要走可以,先拿钱来,了钱才能还他自由,说完还拿一张卖契,上面明明白白写着:价一百两纹银。”

“五指山下压四百九十九年和五百年,有什么区别吗?”裴秀卿不以为然,“以我后来的价,这一百两不过是一

裴秀卿:“当时我也奇怪,就问他是否拜师,如何识字。他说自己八岁前过塾,后来跟了许玉郎周游各地,便没有再继续,只是逢着遇到文人总会留心他人对答,而自己攒下了银,也总买书研读。”

“自学成才,比得上你了。”

“一次我在院中练曲,这小在附近扫地,听完忽然跑来,说这词与上次听到的不同,问我是唱错了还是有所改动。当时我大大吃惊,因为这词我统共只唱过两次,而他竟能说得分毫不差,可见记忆过人,过耳不忘,只是平时我只叫他拨弦,从没想过他竟有这本事。”

…”

楚笑之:“也许他是看过抄本?”

裴秀卿轻松笑笑:“他没有,有人有啊。”

“这孩肯定没有一百两积蓄,那怎么办?”

“可是你又平白背上了一百两的债务。”

楚笑之:“这下你却没嫌他麻烦。”

楚笑之:“……比如?”

“你替他垫了这一百两?”

裴秀卿中闪过一丝慨:“他比我得多了,只是被造化所误。我告诉他,别再在音律上瞎费功夫,他没那个天赋。既然想读书,就专心读书去。反正我从前的那些藏书也压了箱底,这便一脑儿地给了他,省得自己看着心烦。”

裴秀卿白了他一:“嫌又有什么用,我烦透了红薯,难得有好好菜送到嘴边,谁能忍得住?再说了,有些人虽然鲁钝,韧劲却超乎常人,我拒绝得了一两次,也拒绝不了他三四五六次。时间久了,我终于瞧来,这小虽然天生就不是个拉弹唱的材料,但也未必低人一等,在某些方面或许也有不被察觉的天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