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2/2)

宁十八岁生日那天,家里包的饺。晚饭后,安和宁都回西间屋里睡觉,在一个炕上睡。

宁有些惊讶和动,没想到安会有这样细心的表达,也太把自己过生日当一回事儿了。

后来就成了全村最荒凉的地方,一直到今天。

宁瞟了一,画得是宁,画得很像,眉目俊秀,神气灵动。写着:宁,生日快乐,安最的弟弟。

7.

每年秋后的玉

有一年,安拿着自己的一摞画,去北京给一个极有造诣的老画家看,老画家看后写了几个字给他。婶婶叔叔看写得曲里拐弯的,也不认得,问安,安笑笑就收起来了。

婶婶说:“安心里都有,就是没嘴,还小胆儿,就怕大人骂他。我一骂他,他就耷拉着脑袋不言语,受了委屈也不说。抱屈的孩!”从那以后,婶婶再也不骂安了。

安拿一张画,递给宁。

当年我们村最闹的地方,就是家东的那个小桥了,放风筝的,打羽球的,乘凉的,聊天说话的,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那片地方。

5.

宁已经长大成人,结婚成家的事,也提上议程。

6.

别人就说可惜这孩是个哑。老一副很惊讶的样,“越是这样,越能成大气候;你看看古时候当大官的——不是瞎,就是瘸罗锅儿;你看越是长得五大三健全的,没一病的,都是在家地的命。你们家就到这一代了这么个明白人!”

说村里有一次来了个收卖古董的老,眉长得老长,还能算卦看相拾痦渴了去了婶婶家要喝,无意中看见了安的画,就要婶婶要一张。婶婶不敢动安的画,不答应。老就说了很多奉承的话,“你这孩华盖临,蕙质兰心,前途不可限量,千万不能耽搁了!将来有能耐,有大能耐!”

婶婶家和对门人家,吵过几次架,也打过几次架,彼此见面都不说话。

不知安看见宁挽着新娘的手举行婚礼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不过,这一幕,安是无缘得见了。

着喊,我说‘安哪,来吧,大人不嚷你;大人就不是当着人家的面这么一说,给人家全辩全辩,大人还真舍得犯犯你吗?’以前家北地里有一颗大杨树,我走到那棵树底下,就听安‘啊’一声哭了,人家就在树底下蹲了一黑下,可怜不见的,我说‘孩啊,你怎么藏这儿,不冷吗?’”

小树林前面有人家,就是婶婶的对门。

安去学了。过年的时候,我们让他把画的画拿来,他很张,生怕我们给他把画摸坏了,看画的人都说:“哟,人家小安画画真行,你看看,画得跟真的一样!啧啧,你看看,怎么这么心灵手巧!”安赶忙把画收了,放起来,然后才又我们屋里来,笑笑。

以前桥下的那条小河,每年天来黄河,河很清,里游着鱼和虾。河的外面是一片田地,是邻村的;河的里边是一片小树林,河边上的柳树好几抱,有几百岁了吧,并且很多棵。每年夏天,我们小孩都去那片小树林里去捉幼蝉。一棵树上就能捉好多只。

安初中读完后,说要去济南学画画。叔叔说:“还学什么,哪有钱?以后还盖房娶媳妇吧?!”婶婶说:“孩愿意学,就让他学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