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昌宗在面对如此大的纷时,曾经叹
:“若有青云先生再生,若有在手,又何愁南方不定,何愁丹族侵扰?!”
其后二百余年,朝中密探及天清阁门下弟皆在寻找这,却一直未有所获。
“哦?说来听听。”
薛季兰谢过恩,续:“臣所幸不辱圣恩,参详了五六分,但若想继续参透此书,需得寻一僻静
,放下一切门内俗务,所以臣不再适合担任天清阁阁主一职。臣之三女薛蘅,勤奋好学,资质
众,技艺
类
萃,臣请陛下恩准,由她接任天清阁阁主一职,臣便可放心寻找。”
暮的风,自湖面刮过来,凉亭内,隐
长久的静默中。
至于南面被各世族军阀割据的疆土,只因隔着天险济江,才一直未能平定。
景安帝默然听着,待薛季兰说罢,仍在沉思,良久,又看了看静立一旁的薛蘅,语带疑虑,“薛蘅,你今年多大了?”
“求陛下明示。”
薛蘅不慌不忙,跪下回答,“回陛下,民女薛蘅,今年实岁二十有二。”
青云先生仙去时,留下一封密函,说明其所学均来自一本,但他也只参透其中三分。差
错,他学到这三分后,便不知何故下落不明了,他留下一些线索,希望有弟
能寻到,令其重见天日,并为社稷朝廷所用。
所幸殷国基尚在,昌宗又为一代明君,在洪灾后与民生息,北面也屡有胜绩,渐将丹族往北驱赶。
十七年前,津河大洪灾,殷国蒙难,北面疆土屡被丹族占领,而济江以南也为当地世族军阀所割据,至今未能收服。
他望着废墟,中隐有泪光。皇后上前,柔声劝
:“请陛下保重龙
,
若是还在世,也不愿意看到陛下为她伤心。”
“民女在。”
景安帝即位之初便立志要令殷国回复昔日盛象,也一直派人暗中寻找,也一直未能如愿。此番听薛季兰提起,以为已经找到,大为激动,再听尚未找到,不免有些失望。
湖对面,柔嘉公主秦姝将彩球击门
之中,如小雀儿一般
跃,但她
边的平王,却持杆而立,转
望向凉亭这边。
“这个―――”景安帝向薛季兰:“会不会太年轻了些?又是女
。朕记得你有个义
,排行老大的,十二年前你带到涑
来的那个,朕瞧着他不错。”
薛季兰婉转:“启禀陛下,虽未能找到,但臣已找到了一些线索。”
景安帝叹了气,转
望着薛蘅,“薛蘅。”
景安帝站起来,往凉亭外走去,众人连忙跟上。一行人逶逶迤迤,了御苑,过了数
苑,景安帝在一
废墟前停住脚步。
“线索是一本书,臣为了参详这本书,心力损耗过,落下了疾患。”
薛季兰怜地看了薛蘅一
,下定决心,
:“阿蘅虽然年轻,又是女
,但她将来成就,必在臣之上,臣决心已定,求陛下恩准!”
嘱:历任天清阁阁主,在选定下一任阁主时,必须持传宗之符,亲自京,求得当今圣上的玉印,才能传位于下一任阁主。
皇后听着,心疼:“实是有劳薛先生了。”
“这是
景安帝思考片刻,颔首:“朕可以准薛卿所请,但有一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