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7(2/2)

(咱们想看电视剧可以直说,别找借说为了了解历史哟!历史要被气死了!)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鲁哀公请教宰我,祭祀土地神时应该使用哪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树,用栗树的义是‘使老百姓战栗’。”

本期我们依旧延续这个话题,来看一个小剧场:

孔门弟中竟也有言语毒辣之辈!

而鲁国哀公同志就对这肩上的重担张兮兮,为此还专门来请教孔的门生宰我:祭祀用哪树木好呀?

这前面的几个我们没听过,但最后的灶神,咱小老百姓可是相当熟悉,过年过节都要拜灶君的嘛,一纯之前还写过有关灶神的文章呢。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大□□的社会形态一直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所以,在人力即劳动力的时代,人对一个国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天必须得稳住民心,于是建立了“社”。潜台词是:你们看,我对你们很好的,千万别槽啊!

其实这个拜灶君的传统可是从周朝就传下来的了,还是的记载:“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或立灶。”普通读书人、老百姓可以祭祀一个单位的神主,从神和灶神中任意选择一个。

记载:“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

至于前面那些没听过的神主,老百姓不用祭祀,那些都是天的职责。

虽然原文没有代这树木是用来什么的,但是鲁哀公是要祭祀神灵的,再联系起以清香之气招来神灵的说法,一纯认为对话中现的“松、柏和栗树”是作为祭品存在的。而且,即便我没闻过栗树叶是啥味儿,但松柏的叶都是有香气的,这可以肯定。

——第21则

一纯在开启的大门时,就剧透过本篇主要内容是礼法和祭祀。

中还提到:“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曰灶。”

的了呢!所以说,狗血古装雷剧误人啊!

一纯要给大家说明一下,先秦的祭祀礼节繁重,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关规定。

听闻这件事后,说:“对已经成功的事不用多说,对已然完成的事也不用再去劝阻,对往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所以说,想了解历史,古装剧可是万万不能作为资料去看的!

请看官跟我一起画圈圈,圈关键字——社。

比如:祭祀神和鬼是有不同的。

我们都知,中国古代皇权想要稳固必须抓稳两方面,一是人心,二是粮。“社”指代百姓,“稷”指代粮,因此我们也常用“社稷”来指代一个国家。

意思是,这个“社”是天为天下百姓建的神社。

那么接下来宰我的话可就有意思了:“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树,用栗

祭祀神要用生上新鲜植(一般是蒿)香火燃烧清香之气,神灵嗅到气味便会下凡;祭祀鬼必须使用熟,因为古代观念中“人死为鬼”,逝者已逝,但却不会改变生前习惯,因此用熟酒酿招待才最为尊重。(详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