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72(2/2)

“即便那人真是秦国公派人送京的,又能说明什么?兴许那人原本就没想隐瞒自己与秦国公的关系,只是九千岁下手太快,又太狠,让他没了开的机会!”

虽然说,送京与私藏禁之间并不存在因果上的关系或者是可以划等式的联系,但秦国公宋时的心里要是没鬼,嘛不大大方方地把人送京城,引荐给皇帝陛下?即便那人是个西贝货,并无什么真实本领,被人发现后,也可以用一句“臣也是被其蒙骗”糊过去。即便是免不了被言官弹劾,被皇帝责罚,也好过像现在这样被百官质疑,被皇帝猜忌。

——无诏回京本就是重罪,难你以为亲兵就不是兵,可以不遵守法规军纪?!

朱边刻意咬重了“未曾”和“不敢”四个字,让戚云恒安心。

霍丙申正在那边走神,有人却把他的心中所想以另一方式说了来。

戚云恒立刻挑眉,“既然都已经说来了,那就彻彻底底地说个清楚明白,再糊其辞,反倒让人怀疑你是在故玄虚。”

——你是不是傻啊?!

朱边这一番有理有据的慷慨陈词让霍丙申都不由得生了疑虑。

惊讶。

郑凯也是戚云恒之父——前朝卫国公的旧。只是卫国公健在时,他还只是个普通伍长,全靠着秦国公宋时的一手提,才有机会加官爵,立下功勋,坐到了如今这个位置。

朱边却形一转,朝着戚云恒施了一礼,正:“启禀陛下,此事只有线索而无证据,所以微臣才‘未曾’亦‘不敢’向任何人提起,之所以率人在秦国公府附近守株待兔,也是为了找证据,将事情查清,再向陛下禀明。”

霍丙申转朝那人看了过去,却是留守京城的奉京将军扬威伯郑凯。

“陛下,您可还记得月初的时候,曾在异术,却被九千岁一剑斩去颅的那名人?”朱边直起板,扬声发问,然后不等戚云恒作答便自顾自地继续说,“经臣查证,此人乃是由秦国公手下一个名叫张尧的亲兵护送京,同行的还有十多个兵卒,人的小厮,以及几笼白鸽。在京之前,这些人曾经路过绥原县城,在那里,被一名乞儿窃走了一笼鸽。为了追回这笼鸽,张尧将乞儿迫害至死,并因此留下了痕迹。”

——这家伙竟然也在追查此事?

大殿中的诸多官员比欧还要惊讶,纷纷要求朱边拿证据,莫要信胡说,血人。

霍丙申心下一,收起了为这人转圜的念,闭,打定主意再不参与此事。

“朱尚书,你说这话……可有证据?”戚云恒抢先发问,亦是在暗示朱边,不要将不该说的事情牵扯来。

极为重要的参与者,但戚云恒早就叮嘱过朱边,让他莫要在找万全之策前将此事去,而朱边也一应承,发了保密的誓言。

“乞儿被害一案的卷宗已从绥原县调至刑,只要诸位能够获得陛下手谕,随时可以调取卷宗,对查看。”朱边傲然一笑,“至于其他的证据,我也有,只是在向陛下禀明之前,不方便透给诸位大人知晓,省得有人通风报信,使宋某人能够釜底薪,湮灭证据。”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关系,郑凯才能理直气壮地为秦国公开脱辩解——在仁义礼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