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523(2/2)

表示对这个决定没有任何异议。事实上,比起个诸侯王,整天在封国无所事事,他更乐于在外领兵打仗,驱逐贼寇,护卫百姓,开疆拓土。

真的不放心啊。

看过桓冲的书信,桓嗣皱了皱眉,提笔写成回信,字字句句都在表示,父亲的怎能这般不相信自己的儿

幽州是桓容起家的本,在没有成功引士族西望北顾之前,绝不能任何差错。

诸侯王?

不守西海就去酒泉,一样能战上几场。

不料想,范宁一封亲笔书信,邀他共建书院,并言是官家之意,立即让他振奋起来。不满通通丢到脑后,令人收拾行礼、准备车,迅速赶去江州同范宁汇合。

城之后,秦璟没有第一时间去见秦策,而是策扬鞭,直奔士族和官员聚居的城东

什么时候能派几个兄弟来,好歹分担一下?

桓石民正忙着接手陇西等地的政务,整天忙得焦烂额。

桓氏族中的问题不大,有桓冲和桓豁压着,基本没人敢起幺蛾

桓秘没有封王,本还心存不忿,整日饮酒,渐渐变得愤世嫉俗。

诸事安排妥当之后,是否能和桓嗣一起去西域?他对丝绸古路和大漠风光万分向往,很想亲一观。不官没关系,个商人也成。

还有幽、豫两州刺使,必须要能托付信任之人。

听说西海郡靠近草原,他很想驻守该地。

为此,桓容疼数日,同贾秉荀宥几番商议,更询问了郗愔的意见,方才定下最终名单,颁布朝堂。

他的志向是仿效汉时飞将军,带兵守卫边,令贼寇不敢南侵。如今改为西域,地方虽然变了,志向依旧未变。逢恰当时机定要兵,让贼寇知晓厉害。

看过亲爹来信,桓石民想都没想,当下提笔回信:诸侯王什么的,他压没兴趣。反倒是自己忙得脚打后脑勺,就快力不从心。

如此一来,他就能空手来。

他已经半个多月没睡过囫囵觉了。人变得形销骨立,治所上下都在怀疑他偷偷嗑寒散,不与大家“分享”。

桓嗣已经备好行装,随时准备启程前往凉州。

爵位算什么?

相比桓豁的几个儿,桓冲的儿就“正常”得多。

对此,桓石民有苦说不。气急了,浑散发冷气,整个人有向“酷吏”转化的趋势。

桓容忙着封官时,秦璟已率兵抵达西河。八千铁骑驻扎城外,仅两百人随他城。

如此好战,会不会三天两带兵“外?”

对此,桓冲的回答就两个字:不行!

这个本该最放心的儿,突然让他开始不放心。

桓石秀同样举双手赞同,只是在回信中表示,桓谦桓修俱有才学,且年岁渐长,应该可以托付江州政务。

“儿闻极西有蛮人,不识教化。官家有意开疆,儿愿为先锋!”

相比之下,分封百官则要详加斟酌,慎之又慎。

他想都没想过!

如范宁信中所言,仿效圣人办学,教化百姓更能芳百世!

照先时考量,丞相自然是郗愔,雷打不动。而大司、太傅、太尉、太保和车骑将军等,则需要仔细考量。

桓冲和桓豁两家如此表现,桓氏族人纵有心思,一时半刻也不敢显示来。

接到桓嗣的书信,桓冲颇有几分担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