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4(2/2)

荷叶顺而下,期间不乏陡峭。酒虽有洒落,酒觞始终不翻。

结果桓容受伤之事一,往昔的赞都成了笑话。

早有婢女将纸铺开,挽袖磨墨,以候桓容佳作。

殷氏女郎同在亭中,却并不为众人所喜。纵是颇有才名的殷氏六娘,得到的待遇也不如往日。

清澈见底,几尾透明的小鱼游过来,一下下啄着荷叶边,别有意趣。

十余名婢女行,手托笔墨纸砚并数卷竹简。随荷叶在第一名郎君面前停住,上巳节最彩的“保留项目”曲觞,就此拉开序幕。

正不解时,一名郎君提笔挥毫,写下一首颂日的诗句。只是内容平平无奇,并未引来多少称

桓容坐在蒲团上,左右看看,终于端起酒觞。

十五岁的少年郎,一衣坐于溪边,眉目如画,娟好静秀。额间一朱砂痣,愈显得殊丽非凡,似有鸾姿凤态。

乐声渐停,舞蹈渐止。

其一为巩固彼此关系,其二便是看重女德行。

“这名郎君可是南郡公五?”

“观其年纪应该不错。”

自溪上游缓缓飘下一片木制荷叶,上托注满的酒觞。

反倒是桓祎,因其痴愚在建康颇有名声。

“传言其曾求学周氏大儒,得‘聪慧过人’‘良才玉’之语。”

此刻见两人坐于一,思及上巳节前的传闻,多数人心中有了猜测。

这是什么缘故,莫非藏了磁铁?

无论桓容有才没才,仅是长相气质便能博人好

唯有德行俱佳,娴雅聪慧的主母,才能撑起士族内院,教养才德兼备的郎君和女郎。如殷氏女郎一般任妄为,带累家族,绝不会列

几名士族女郎在屏风后低语,不约而同吩咐婢仆,待桓容诗句来,立即前往抄录呈送。

相比之下,殷氏女郎所行实在让人看不上

桓容则是咬着沙果,脑中另有所想。

觞开始,至今未有佳作现。桓容将要动笔,登时引来不少关注。

再不满意桓祎,也不该坐视庾氏行凶。因此事惹上言,哪怕南康公主松,不送她们去比丘尼,建康中品以上的士族也不会轻易与之结亲。

桓容幼时多病,启蒙后随叔父在会稽郡求学,极少在建康面。在场的弟,除同行的谢玄、王献之等人,并不太清楚他的份。

浸染,恍如红宝般耀

郎君扼腕落坐,荷叶又开始飘动,接连越过数人,最终停在桓容面前。

第十章上巳节三

门阀士族为何彼此联姻?

为了家族,谢韫愿意嫁给王凝之,哪怕对丈夫的迂腐有所不满,仍能夫妻相敬,家和睦,维护王、谢两家的姻亲关系,尽世家女之责,堪为小娘们的典范。

“果真?”

众人双随酒觞而动,连亭中的小娘也不例外。

“如此女郎,怎同谢氏女郎相比!”

早前有言,殷氏女风姿冶丽,举止娴雅,颇有几分林下之风。更有人提及,殷氏六娘有谢韫早年的风采。

荷叶停靠溪岸边,卷过几枚青草,微微打着旋。

士族郎君等着桓容作诗,庾攸之之望着桓容,当众丑。亭中的女郎令婢仆掀起半面纱帘,眺望岸边,时而发赞叹之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