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221节(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朱元璋呢,对这个应该挺在意的。所以,给自己的儿孙辈们取名,他就很讲究,还立下了一个规矩。】

天幕上的朱元璋特意找人给自己的二十六个儿子写诗,每个人一首。

比如,给朱棣的诗就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1

他对朱棣道: “以后你的子孙,名字中的第二个字就从这首诗中来。第三个字,一定要以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为序。

此乃我朱家家规,不得违背。

他的二十六个儿子,每个人都收到了这样一首诗,和这样的一句叮嘱。

朱高炽、朱瞻基、朱翊钧,这些尚且还好。

但后面,朱家子孙们的名字变得越来越奇怪,什么朱弥铲、朱申锯,简直把能用的词给用了个遍。

路小柒特意放了一个合集,再放大他们第三个字的偏旁。【到了后面,子孙越来越多,字都用完了怎么办?】

【得,那就自个儿造吧!】

【所以,这些什么呗、锶、镭、钯之类的字,都是他们自个儿造的,据说当时还有一个专门造字的部门。为了先祖遗命,也是不容易。】

【晚清时期的科学家徐寿,咱们华夏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在翻译元素周期律的时候曾经愁着不知道要怎么翻译这些元素的名字。】

徐寿当时是江南制造总局旗下的翻译。

他们这一次的任务就是翻译元素周期表。如何翻译化学符号?

有人提议: “直接音译吧,比如这个,”他指了指“锰”的英文, “可以翻译为‘孟葛尼斯&39;

不错,其他人指了指锂的英文, &

34;这个索性就翻译为‘梨’。

徐寿都觉得有些不好。

他眉头紧锁: “直接音译有些过于拗口,增加了通识难度。诸位再容我好好想想。”

有一日,他走到一家书馆,随手翻起了一本明史,结果被里面藩王的名字给吸引住了,忍不住喃喃念了出来:

朱公锡、朱慎镭、朱恩钠、朱成钴……

他越念眼睛就越亮,到最后甚至忍不住笑出来: 哈哈哈,天助我也!

明朝御书房内的朱元璋和朱棣两人扯了扯嘴角。

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这两年一直在京城修书没有走的朱楠没有忍住,噗嗤一笑,看到朱元璋的眼刀扔过来,立刻清了清嗓子: 这字造得好啊!

总比什么铲啊锯啊来得好。

他大拍马屁: “父皇想得实在是太周到了!您看,连几百年之后的人都能记住您的功德,而且咱们的这些子孙后辈们也能被人记住,一箭双雕。

朱棣: ……

这马屁朱元璋听得还挺舒爽的,抚了抚胡子: “嗯,朕也是为了咱们朱氏这个大家族能够生生不息。

刚说完,就想到自己那位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末代子孙,默默的把手给放下了。这五行之说,也不靠谱!

【徐寿从明朝自造的这些字中大受启发,甚至还因此引申制定了两条化学元素名称翻译的原则。】

【第一条就是按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的发音,确定汉字。第二条则是同一类的元素,再统一加上偏旁,以示区别。】

【所以我们看到金属的偏旁都是金字边,气体的偏旁都是气字头,还有矿物的偏旁都是石字边。】

【即使你不懂化学,但是只要认字,就能大概知道这个元素的一些属性,是不是很神奇?】

【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