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4(2/2)

的老虎窗里透来光,尘埃无声地往下飘,明明钟的指针未动一下,却觉到时光以倍速逝着。

倪芝答她,“算是,她提了个地震遇难者的灾难祭祀和缅怀的方向。”

寒假才第一次去重庆,摊上冯淼实习的工作室在准备汶川十年祭画展的作品。

想不到说什么,最终改了,“是。”

学社会学的男人,嘴上说着不要标签化女,还总对人评论足,原本只有一分的事情到他们中便成了十分。说倪芝有不谙世故的风尘气,睛又勾又翘,像戒里的王佳芝。

并不是整或半,倪芝对了对表,又静默地站了几分钟,发现原来钟早已不走了,不知为何还保留着报时的功能。

开始倪芝对导师提的方向颇为意动,何沚当着几人面提了谁愿意这个方向她肯定大力支持,因为她手上还有课题。恰逢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好好写说不定能发。

原来是一西洋钟,旁边贴着1921年某国人士赠予滨大。

“行,我算是看明白,你本不在意。”

王薇清同她对视几秒,笑了。

她确实对这个兴趣。

于是人言可畏,她便成刻意接近易太太,而勾引易先生的女学生。

倪芝一次见是夕西下时分,颇有历史的学院里面,走廊仍是旧式模样,绿灯被铁丝分割,倾昏暗的光。一路顺着墙上贴的介绍边看边走,看完铜制的铁牌写着曾是滨大地下党活动场所,正好听见走廊尽当当当当敲了十下。

“原本有个黄铜的西洋钟,虽然早不走了。上面有介绍,是民国时期的钟。”

倪芝有个发小,冯淼,在川学雕塑,寒假留在学校没有回来。两人说过互相探望许久了,一直没有兑现。

“解释什么?”

“哦,我有印象,她课上讲过,还说叫我们去读。”

说来也巧,寒假她刚看过一个汶川十年祭主题的画展。

“我没什么印象,是什么样的?”

以前认为导师何沚这样的学术大咖,研究灾难社会学是为了自我挑战,些在滨大前无古人的研究,好在学术圈站稳脚跟儿。

冷不丁听见王薇清问她,“你怎么不跟钱媛解释?”

倪芝扶了扶黄铜的灯座,想起来今天所见,“学院里走廊里有个古钟,被拆了。”

耳畔的喇叭声犹似走廊的钟声,倪芝愣了片刻。

王薇清不用回到宿舍,就在桥上刚过路的地方坐车。

走之前,王薇清告诫她,“我建议你再考虑考虑,我是本校保研,之前有听说过,何师太对于地震,有什么亲的伤痛。你这个,要是不能让她满意,很难毕业。专硕还是找工作重要。”

年醉心小众的灾难社会学,有这个研究方向的学校在国内找不十几个,她几乎是一手建了滨大的灾难社会学方向。

这一阵儿的车来势汹汹,两人不着急闯,都站着狭窄的灯底下。

这个内情,倪芝是不知晓的。

倪芝偶尔注意力跟旁人不一样,跟她说话全然听不见,多了个自视甚的罪名。这并无大碍,然而倪芝刚分手的男友,恰巧是钱媛的意中人,倪芝之前却并不知情。

“不是,”倪芝顿了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