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六十、妄起姓名(3/3)

明的地步,应璃本身,确实是有大气运在身,说不定就是偶然遇到了大海之中隐藏的仙人府邸,才踏上了道途。她也正是凭着与生俱来的御水本领,在海中寻觅各种奇珍异宝,为自己谋求修道的资粮。

她的身上,虽有妖气,但不浑浊,且没有血煞邪气,说明她没有造过杀业。蛇性本淫,应璃的身上天然散发着一种蛇涎香,加上她幻化的身形美貌异常,自身又灵智聪慧,善解人意,这是拍卖师长空那样的官宦子弟痴迷于她的缘故。但从长空身上就能看到,他身上虽然沾了一点蛇涎香气,却并没有和蛇妖交欢之后失去元阳的空虚淫邪之相,这又说明应璃没有利用天生的媚术采阳补阴。

应璃虽然是妖物,却并没有走上邪路,最多只是利用美色媚术,让长空那样的人物帮她做事,并没有真的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清源派并非非我族类,皆是妖邪,喜欢打杀妖精鬼怪的门派,商秋长一来没有那样的狠辣心思,二来不确定这样开了灵智的蛇妖有多厉害的手段,因而最终决定罢手。

至于他为什么那么严厉地拒绝应璃的“拜访”“教诲”,却是因为应璃实在是心思深沉。妖类成道极难,往往会拜入仙家洞府,做守山神兽,甚至仙家坐骑,只为求得指点,踏入仙道。还有一些妖怪,则更为诡诈,经常幻化成人的样子,到真仙面前询问修炼诀窍,这被称为问道。

古时有一桩佛门公案,说是在盛唐时期,禅宗百丈禅师在江西的百丈山开堂说法,信者云集,日日聆听教诲。在听众之中,有一个白发老翁,每天最早到来,最晚离去,辛勤不缀,引起了百丈禅师的注意。有一天百丈禅师讲法完毕,这个老翁却还没走,百丈禅师一看便明白了,于是问道:“你每天都迟迟不肯走,直到最后一个离去,应该是心中有疑惑没有解开吧?”

老翁听了就说:“我确实有一个疑问,请大师为我解脱。我在五百世以前,也是一个讲佛法的法师。在迦叶佛驻世时,我曾是此山的主持。当时有位路过的云游僧人问:‘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就因为回答错了,妄语误人,迦叶佛罚我堕入畜生道,变成狐狸之身,轮回至今已有五百世,不得解脱。请问大师,我究竟错在那里?

百丈禅师听了,便说:“你再问我吧!”

那老翁就照旧重复原句向百丈禅师请教,百丈禅师笑着答道:“不昧因果。”老翁听了之后,顿时觉悟了真谛,跪谢道:“我得禅师一言,可以解脱野狐之身了。明天,请禅师慈悲,到后山山洞里,找到我这个野狐身体火化,按照和尚的礼仪安葬我。”第二天百丈禅师真的在后山洞穴中,找到一只野狐的尸体,便依礼火葬。

这便是有名的“野狐禅”典故,后来多用野狐禅形容妄称开悟得道而实际早已走入邪道的人,是佛教禅宗的着名故事。

然而这个故事,若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其实暗藏得是高深至极的妖怪修行之道。那只诡诈的狐狸是否真的是五百世之前的和尚,不得而知,但百丈禅师身为高僧大德,说他一句“不昧因果”,就为他解脱了以狐身修行结下的种种因果,所以野狐便解脱了狐身,修成了正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