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使劲摇头,显然,他对刘懿给出的答案,很不满意。
一直坐在一旁观而不语的刘权生,饮尽盏中山茶,起身拍了拍刘懿的肩膀,随后看向应知,“应答人,懿儿才十二岁啊!”
应知忽然愣住,看似与今日之事两不相关的一句话,却在应知心中乍起一道惊雷。
刘权生见状微微一笑,便搂着欲言又止的刘懿,走出了侧室,走出了郡守府。
只留下一脸呆滞的郡守应知,还有一脸茫然的少年应成。
......
出了门后,刘懿思索一番,最后不明所以的问向刘权生,“父亲,方才您对应郡守所言,究竟是何用意啊?”
刘权生淡淡笑道,“你没猜到?”
刘懿诚实回答,“没猜到!还请父亲答疑解惑。”
刘权生用手指轻轻弹了一下刘懿的额头,笑道,“你这么聪明的孩子,自己置身事中的时候,怎么也变得呆滞了!”
刘懿挠了挠脑袋,嘿嘿憨笑。
刘权生面如秋水,“懿儿,你从小读遍诸子百家经典,记得有一次,你曾对我说,百家之中,你最崇尚法家,对么?”
刘懿轻轻点头,“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甚和我心。”
刘权生问道,“法家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刘懿张口既来,“法、术、势合一,威临天下。”
刘权生温声一笑,耐心地道,“以法为纲,以术驭人,以势压人,三者合一,无往而不利也。孩子,你在小小年纪便出任五郡平田令,这对于你来说,就是莫大的优势啊!”
刘懿一点就通,立刻赞道,“父亲高明啊!”
刘权生笑道,“走吧,父亲做两个拿手菜,给你和乔妙卿那丫头践行!”
刘懿呲牙一笑,“好!”
......
刘权生这对儿父子走后,屋内仅剩应氏父子。
短暂的思考后,应知读懂了刘权生的言外之意,随后看着在一边百无聊赖的儿子,内心轻叹了一声。
自己年事已高,精力衰退,加之能力有限,在仕途上根本不可能更进一步。这一点,从自己立下铲除刘氏大功却有赏无封便可以看出,再过几年,陛下恐怕便要自己归老凌源了。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自己这儿子若想出人头地,自然要报团取暖,有所依附,刘懿小小年纪便受封五郡平田令,与郡守平起平坐,再加上与陛下那一层不知道是真是假的隐晦联系,背后还有‘曲州三杰’和斥虎帮辅佐,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啊。
可是,平定世族之路,艰难又艰险,世族如洪水猛兽,尽是吃人不吐骨头之辈,成儿是我的儿子,身份特殊,此一去若被有心之人发现,必会采取针对性的行动,届时,失去了自己的羽翼,成儿能保护好自己么?